top of page

缺一不可的大灣區與國際金融中心




2023年的零售銷售總額為四千億左右,即平均每月約有330億,剛公佈的2024年4月份的銷售數字跌破300億,按年跌幅超過10%。筆者估計全年的數字會回復到13年前,即2011年的水平。


雖然大部分人認為與港人北上消費有關,但筆者認為還有其他因素,如自由行的人均在港消費、十多萬的港人移民,及財富效應等,會比較更能解釋其跌幅。


無論真正的原因為何,我們不應該被記憶所拖累,反而應該正視現實,思考未來才是正路。不要跟過去比較,不去跟新加坡相比,接受香港角色的轉變,思考香港今日可以為全球的經濟帶來何種增值服務,才能客觀地去比較不同選項,再去調整香港的產業結構。


融入大灣區的產業,為產業增值走出國際,連結中東以至非洲的新興國家,同樣地可以有生存空間。香港從前做金融業,用人少、用來辦公的地方也很少,但經濟附加值高,這意味著可以支持很高的人工及寫字樓呎租。


客觀地看大灣區現在的產業結構,可能還未達到國家所說的新質生產力及新三樣(電動汽車、鋰電池及太陽能板),如要提升產業結構,可能需要更多在軟體上的升級,即知識及科技含量需要大大提升,筆者真的不知道需要多久才能追上金融業的附加值,再者,就算全面做到新三樣,其經濟附加值仍然低於金融業,試試想像即使電動車的盈利豐厚,它所佔用的土地及工人數目仍然比金融業高得多,即每人能分到的利潤仍然是低。


如果以人均生產總值去計算,廣州及深圳二大是兩萬五千美元,約是香港的一半,如果以全廣東省計,人均大約一萬兩千美元,是香港的四分之一。


如果每年的增長率是15%,只需要五年就能夠返一番,所以,只要深圳及廣州的經濟增長率比香港快百分之十五,五年後就和香港一樣,但如果每年增長率快百分之五,就需要十五年才能睇整。


所以如果要減輕經濟融合對香港帶來的震盪,就不能夠單顧產業融合而忽略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吸引外資,但不一定是歐美資金,亦應該包括國內的資金再次到港,利用香港作為集資平台就顯得重要,真的是一元也不能少。當然,在未來會否有比金融業更高附加值的產業呢?可能有,但香港仍需努力去地去成為其中一員,才可保持優勢。


(2024-07)





Featured Posts
Recent Posts
Search By Tags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CFA Institute required disclosure: CFA Institute does not endorse, promote, or warrant the accuracy or quality of the products or services offered by HKITI. CFA® are trademarks owned by CFA Institute.

  • Facebook - White Circle

(852) 6283 7144

Email Us:

cs@hkiti.com.hk

© 2023 by HKITI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