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之取捨及估值的方法
在金融領域, 估值方式可分兩種, 一是內部估值 (intrinsic valuation), 以公司能帶來多少收益, 一直預測至五到十年, 再加上終值 (terminal value), 然後用一個合理的折現率 (discount rate) 將所有收益化成一個今天的數值 (present value). 此方法的好處是強迫分析員要對將來的收益作計算, 每一個數字之誕生都令人要去思考數值是否合理, 如是者, 計出來的估值應該是有根有據, 不受股市波動的影響.
可是, 由於過程複雜, 每間公司的收益不盡相同, 盈利的質素又不同, 穩定性又不一樣, 所以不少學者都認為如果某一個假設估高或低了百分之一, 其結果都會相差太遠, 有這樣那樣的不足. 儘管如此, 在商畀或一般投資者眼中, 他們不是不知道當中的竅妙, 只是如果要追求百分百準確, 根本是不可能, 而且不太準確不等於沒有用處.
所以, 一般投資者除了內部估值外, 亦會用相對估值 (relative valution), 如我們很熟悉的市盈率 (PE ratio), 如果大家是相近的公司, 其市盈率應該差不多. 其缺點是沒有人能解釋為什麼10倍或20倍才是合理, 只能說別的公司是10倍, 所以這公司亦應相若.
數字的應用層面其實很闊, 特別是在商界及金融界, 什麼銷售額, 員工滿意度, 士氣, 增長率, 市佔率, 等等全是數字. 但在政府或非牟利組織, 他們在運用數字方面以匯報居多, 用作決策及改善管理方面則比較少, 大部份決策都是以指引手則為主導. 而且很多時, 非牟利機構的工作是很社會性, 並不是在市場運作, 可以參考的數字亦比較缺乏, 甚至學術界對一些社會議題是否可以量度都有所保留, 一方面是現有的量化工具不足, 另一方面是沒有這種文化, 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有量化工具會鼓勵比較, 可以同別的機構比, 又可以與自己的過去比, 令事情可以做得更有效率, 甚至更有效率. 最近看到一些研究指出如何為政府政策量度其社會效益, 當然不少人都認為是很難準確量度得到, 但筆者認為就算不太準確, 亦應該鼓勵作更多研究, 而不是放棄量度.
其實在投資界, 很多的量度都不太準確, 如無形資產的估值, 很多時都很主觀, 但沒有人覺得不應該去量度, 反而要留意背後的假設的不同. 但有數字起碼可以作互相比較, 在決策提供多一個角度, 總好過靠估.
有一位數學家 John Tukey 曾說, 給一個正確問題提供一個約莫的數字, 比起問一個錯誤問題而得到準確數字為好. 所以無論在投資或社會項目, 問對的問題至為重要.